“机场经济”近在眼前 |
本刊记者-黄天玉
![]() ![]() 伦敦研究机构Verdict日前发布报告称,2013~2019年,机场零售将增长72.9%,至592亿美元。在此期间,全球游客将受益于以中国游客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游客膨胀而增长27.4%。
2013年,新加坡樟宜机场客流总量突破5300万,来自中国的旅客数量超过460万人次,同比增长6.4%。其中,由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厦门和深圳往来新加坡的旅客数量占总人数的70%以上。在零售交易方面,樟宜机场去年日均零售交易次数达12万次,平均每小时交易超过6300次,年度零售总额超过20亿新币。
这两组数据无一不表明——机场零售业规模在未来潜力巨大,而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无疑是最佳催化剂。
不过,比起美妆、酒类和箱包,服装在机场中的销售占比很小。可以说,大到人流不息的国际机场,小到三四线城市每天只有几架航班起降的小机场,机场服装品牌店的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,即便是对“机场经济”颇感兴趣的奢侈品大牌也多在机场主打配饰和箱包。
分析原因,买衣服要选要试,显然代购不便,而化妆品和酒类产品只要提前做好功课分分钟就能搞定。不过,让消费者“冷落”服装的最现实的原因应该是,在机场买衣服并不实惠。一些“土豪”品牌曲高和寡,并不为大众所熟知,对一些品牌追随型的消费者而言,国内机场缺少服装大牌撑场并不能令他们满意。
而快时尚品牌优衣库近来动作频频,并宣布将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开店,这也将是其进军国际机场的第一步。在日本本土,优衣库已经在东京成田机场的T1和T2航站楼各有一家店铺。
一直以来,机场高昂的租金成本可以说是服装品牌入驻的“拦路虎”,特别是对于定位平价的品牌而言,即使眼热那些在机场川流不息的候机客流,但依然受限于不菲的“淘金”成本。因此,业界多把品牌试水机场渠道看成是一种宣传手段。而在零售业与旅游业日益紧密结合的今天,已赴港上市的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对于进军国际机场信心不减。
噱头也好,业绩也罢,且不论初衷如何,当中国人越来越想得开,依托旅游业的日渐繁荣,机场零售这片新蓝海就在眼前。
|
相关文章 |